「什麼是咖啡萃取率?」指的是咖啡豆中可溶於水的物質,在沖煮過程中被溶解到水中的比例。咖啡豆大約有 1/3 的物質可以被萃取,但並非所有可溶物質都對風味有正面貢獻。理想的萃取率落在 18% 到 22% 之間,這代表大約一半的可溶物質被萃取出來,創造出酸甜平衡、香氣豐富的咖啡。低於 18% 的萃取率稱為萃取不足,咖啡會顯得酸澀、單薄;而高於 22% 的萃取率則稱為萃取過度,咖啡會變得苦澀、灰白,失去香氣。
我的建議是: 嘗試調整沖煮參數,例如水溫、水粉比例、粉量和時間,觀察這些參數如何影響萃取率和咖啡風味。透過不斷嘗試,你就能找到最適合你的萃取方式,享受一杯杯風味絕佳的咖啡。
這篇文章的實用建議如下(更多細節請繼續往下閱讀)
- 了解咖啡萃取率的原則,您可以透過調整水溫來掌控萃取率。一般來說,水溫越高,萃取速率越快,建議您在茶飲等較為清淡的咖啡中使用較低的水溫(85°C),而在濃郁口感的濃縮咖啡中,可以考慮使用較高的水溫(92-96°C)。這能幫助您確保總体萃取率維持在18%至22%之間。
- 嘗試不同的水粉比例,找出一個適合您口味的平衡點。一般來說,建議的水粉比例為1:15到1:18,但您可以根據個人口味進行調整,例如增加咖啡粉量以便達到更豐富的風味,避免萃取不足的現象。記得在調整粉量時同時觀察風味變化,找出最適合您的比例。
- 記錄每次沖煮的參數,包括咖啡豆的研磨粗細、沖煮時間及水溫,並對比每次的風味感受。透過這些數據,您將能更清楚了解如何掌控萃取率,並提升咖啡的風味層次。這不僅幫助您理解「什麼是咖啡萃取率」,也讓您在咖啡沖煮過程中成為自己的咖啡職人。
可以參考 什麼是咖啡師培訓? 從新手到達人,完整解析咖啡師培訓攻略!
什麼是咖啡萃取率?
咖啡萃取率是指在沖煮過程中,咖啡豆中可溶性物質被溶解到水中的比例。大約有三分之一的咖啡豆成分可溶於水,這些成分包括咖啡因、糖類、酸和香氣物質,這些都是影響咖啡風味的重要因素。然而,值得注意的是,並非所有可溶性物質都能為咖啡的風味增添正面作用。
專業咖啡師普遍認為,理想的萃取率應該在 18% 到 22% 之間,這意味著只有一半的可溶性物質在沖煮過程中得以釋放。當萃取率低於 18% 時,咖啡會顯得味道偏酸、薄弱且平淡無奇;而一旦超過 22%,則會導致咖啡變得苦澀、失去其獨特香氣,呈現灰白色的外觀。
那為什麼濃縮咖啡的濃度明顯更高,但與濾式咖啡的萃取百分比相差不多呢?原因在於,濃縮咖啡的水含量較少。這表明,萃取率的概念適用於所有沖煮方法,咖啡的風味並非僅僅取決於濃度。
理解萃取率的含義有助於您更精確地控制咖啡的風味。如果您渴望一杯酸甜平衡、香氣四溢的咖啡,您就需要小心調控萃取率,使可溶性物質充分釋放,同時又要避免萃取過度。接下來,我們將深入探究各種沖煮參數的調整策略,幫助您精準掌控咖啡的萃取率,並享受每一杯風味絕佳的咖啡。
咖啡萃取率的黃金比例:18%~22%
咖啡萃取率是指在沖煮過程中,咖啡豆中可溶性物質被水溶解的比例,這是決定每一杯咖啡風味的核心要素。要有效提升咖啡的口感,了解萃取率的運作原理,並學會各種影響因素的調控技術,則是至關重要的。
一般而言,咖啡豆的大約1/3成分可溶於水,但並不是所有的可溶物質都能帶來美好的風味體驗。專業咖啡師通常認為,理想的萃取率範圍在18%至22%之間。在這個範圍內,咖啡的風味綜合性最佳,能夠完美展現豆子的香氣與風味層次。
那麼,為什麼18%至22%的萃取率被視為最佳呢?
- 萃取不足(低於18%): 此時咖啡的風味往往偏酸,口感薄弱而單調,無法令人留下深刻印象。這是因為未達標的萃取無法充分釋放咖啡豆中的香氣與味道成分。
- 萃取過度(高於22%): 咖啡風味則轉向苦澀且略顯灰白,甚至帶有不雅的苦味。這是因為過度萃取導致了過多的苦味物質被釋放,掩蓋了其他的美味層次。
值得一提的是,這些萃取率的原則可應用於各種衝煮方式,包括手沖、虹吸式或法式壓濾等。即便是濃縮咖啡,其濃度遠高於滴漏式咖啡,但二者的萃取百分比卻是相對一致的,因為濃縮咖啡中的水分含量顯著降低。
什麼是咖啡萃取率?. Photos provided by unsplash
咖啡萃取率的黃金比例:18%~22%
咖啡萃取率的黃金比例,猶如烘焙師精準掌控火候,對於咖啡的風味呈現至關重要。經過多年的研究與實踐,咖啡專業人士一致認為,理想的萃取率應維持在18%至22%之間,這意味著咖啡豆中的可溶物質恰到好處地被萃取,使風味達到美妙的平衡。
這一比例並非隨意設定,而是通過無數次的實驗與品飲精心得出的結論。咖啡豆約有三分之一的可溶物質,但並不是所有這些物質都有助於提升口感。當萃取率低於18%時,咖啡往往顯得酸澀且單薄,如同一幅未完成的畫作,缺乏靈魂;而當萃取率超過22%時,則會出現過度萃取的情況,導致咖啡變得苦澀、灰白,讓人感受到不悅的苦味,如同一首過度演繹的樂章,韻味蕩然無存。
有趣的是,即便濃縮咖啡的濃度遠高於濾式咖啡,兩者的萃取率卻不相上下。這是因為濃縮咖啡的水分含量明顯較少。無論是濃縮咖啡、手沖咖啡,還是其他沖煮方式,保持在18%至22%的萃取率則可視為一項通用的原則。
值得注意的是,這個比例僅作為參考,並非絕對標準。不同種類的咖啡豆、烘焙程度、研磨粗細、以及水溫、水量和沖煮時間等因素都會影響最終的萃取率。因此,為了尋找最適合自己的萃取方式,您需要不斷嘗試和調整,以找到那個完美的平衡點,煮出您最滿意的咖啡。
萃取率 | 咖啡風味 |
---|---|
18%~22% | 風味平衡,可溶物質恰到好處地被萃取 |
低於18% | 酸澀、單薄,缺乏風味 |
超過22% | 苦澀、灰白,過度萃取 |
萃取不足vs.萃取過度:什麼是咖啡萃取率? 的影響
咖啡萃取率的基本原則適用於各種沖煮方法,這一點很有趣,即使濃縮咖啡的濃度遠遠超過濾式咖啡,兩者的產出百分比卻接近一致。這是因為濃縮咖啡的含水量要少得多。五十多年來,許多研究致力於探究沖煮過程中,咖啡的理想萃取率究竟應該是多高,才能製作出讓人滿意的咖啡。總體來說,咖啡乾重中約有三分之一的成分可溶於水,這部分即為可以被萃取的物質。然而,並非所有可溶物質都是我們希望獲得的風味成分。咖啡專家普遍認為,理想的萃取率應落在18%至22%之間,這代表只有約一半的可溶物質被成功萃取。如果低於或高於這一範圍,咖啡的風味會受到影響,分別稱為萃取不足或萃取過度。
萃取不足的咖啡(萃取率低於18%)通常會帶有過強的酸味和單薄的口感,呈現出平淡無奇的風味;而萃取過度的咖啡(萃取率高於22%)則味道變得更加苦澀,往往喪失了香氣,色澤也顯得灰白。失敗的萃取就像未完整呈現的藝術品,缺乏層次和豐富性;而萃取過度則猶如一道調味過重的菜餚,失去了本該存在的平衡與和諧,最終只留下苦澀之感。
舉例來說,一杯萃取不足的淺烘焙衣索比亞耶加雪菲,或許僅能帶來微弱的檸檬酸和花香,但卻缺少了誘人的甜味與醇厚感;相對的,一杯萃取過度的深烘焙巴西咖啡,會讓人感受到濃烈的苦與焦,完全掩蓋了本該展現的巧克力與堅果風味。因此,不斷掌握最佳的萃取率,不僅是沖煮出美味咖啡的關鍵所在,也是每位咖啡師持續追求的終極目標。
在具體的沖煮過程中,調整研磨程度、水溫和沖煮時間等因素,都是控制萃取率的有效方法。比如,更細的研磨則能增大咖啡粉與水的接觸面積,提高萃取率;而提高水溫能促使咖啡粉中的可溶物質更快速地溶解,進一步提升萃取率;沖煮時間的延長同樣會導致萃取率的上升。當然,這些因素相互交織,需根據咖啡豆的種類、烘焙程度及個人口味來綜合考量,才能找到最佳的平衡點,享受更完美的咖啡風味。
什麼是咖啡萃取率?結論
理解「什麼是咖啡萃取率」是通往美味咖啡世界的關鍵。掌握 18% 到 22% 的黃金比例,並透過調整沖煮參數,就能精準控制咖啡的風味,讓每一杯都散發著迷人的香氣與層次。別忘了,咖啡豆、烘焙程度、研磨粗細,甚至是水溫和沖煮時間都會影響萃取率。用心觀察,不斷嘗試,你就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咖啡萃取方式,享受一杯杯風味絕佳的咖啡。
相信我,掌握萃取率的知識,你也能成為自己的咖啡職人!
什麼是咖啡萃取率? 常見問題快速FAQ
什麼是咖啡萃取率?
咖啡萃取率指的是在沖煮過程中,咖啡豆中可溶於水的物質被溶解到水中的比例。這些可溶物質包括咖啡因、糖類、酸和香氣物質,它們共同決定了咖啡的風味。理想的萃取率在18%到22%之間,這表示只有一半的可溶性物質被萃取出来,以達到風味的平衡。
咖啡萃取率低於或高於理想範圍會造成什麼影響?
低於18%的萃取率稱為萃取不足,咖啡會顯得酸澀、單薄,缺乏層次感。高於22%的萃取率稱為萃取過度,咖啡則會變得苦澀、灰白,口感粗糙,失去香氣。所以,控制萃取率是確保咖啡風味平衡的關鍵。
如何調整萃取率?
您可以嘗試調整沖煮參數,例如水溫、水粉比例、粉量和時間等,以觀察不同參數對萃取率和咖啡風味的影響。例如,提高水溫或延長沖煮時間可以提升萃取率,但要注意過度萃取的風險。建議您嘗試不同的參數,找到最适合您口味的萃取方式。